SSD全稱Solid State Drive 或 Solid State Disk,固態驅動器或磁盤。SSD 中沒有磁盤旋轉,但依舊沿用了這個名字。
SSD 可以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保存數據多年 - 但前提是單元沒有受到太多損壞。
進行估算時,請遵循制造商的說明:例如,如果提供 500 TB 寫入負載的 5 年保修,那么在新的 SSD 上備份五年后,數據可能仍然可以無誤地讀取. 但是如果SSD已經寫入了100TByte,那么數據保留時間就降到了2.5年,500TByte用完后只有半年左右。
1. M.2 SSD,寬 22 毫米,長 80 毫米,越來越受歡迎。M.2 SSD 通常直接擰到主板上。
2. 采用 2.5 英寸外殼的 SSD ,是經典之作。新版本只有 7 毫米高,早期型號高 9.5 毫米。3.M.3 SSD,與 M.2 SSD 相似,但有一個重要區別:它們寬約 1 英寸,以便為兩個相鄰的存儲芯片提供空間。安裝時,M.3 SSD 上最多可安裝 16 個存儲芯片,與 M.2 SSD 相比,容量增加了一倍。M.3 SSD 還有一個替代名稱;NF1 。它們兼容標準 M.2 插槽 - 前提是插槽周圍有足夠的空間。
4. U.2 SSD, 通常比 2.5 英寸 SATA SSD 更厚。要連接到臺式機主板,需要一條特殊的數據線,通常還需要一個用于 M.2 插槽的適配器。SATA通道 也在 M.2 SSD 中使用,但越來越少。通過 PCI Express (PCIe) 連接。通常同時使用四個 PCIe 通道,無論是 PCIe 3.0 還是 PCIe 4.0。最快的 SSD 可實現高達 7.5 GByte/s 的連續速度,對隨機地址的訪問最高可達 130 萬 IOPS(每秒輸入/輸出操作)。
SLC,MLC,TLC,QLC,PLC
SLC一個閃存單元每個只能存儲 1 位,速度非常快且非常持久。在讀取時,控制器只需檢查電壓是低于還是高于一半。為了在生產中節省成本,制造商于是想出了別的想法:單級單元(SLC)變成了存儲容量為2位的多級單元(MLC)。控制器必須區分四種不同的電壓等級,耐用性會降低,速度也會降低。
TLC 或 Triple Level Cell 每個單元存儲 3 位,控制器必須區分八個電壓電平。這導致耐久性和速度的進一步下降,錯誤率增加,因此引入了改進和糾錯機制。與此同時,TLC 閃存已經廣泛應用,,除了特殊場合之外,幾乎不使用其他類型的存儲器。
QLC單元(Quadruple Level Cell)存儲4位,錯誤率比TLC再次增加(尤其是長時間使用),速度和耐用性下降。QLC 閃存的制造成本最低,開發人員目前正在研究具有 5 位存儲容量的單元(Penta Level Cell,PLC)。
制造商為 TLC 和 QLC SSD 使用所謂的 SLC 緩存,其中一些單元切換到 1 位模式。然后控制器首先向這部分寫入新數據;空閑時,則將其移至 TLC 或 QLC 區域。這意味著 SSD 速度非常快,至少對于有限的數據量而言。
但是,如果經常處理大量數據,例如在編輯視頻時,會注意到 QLC的缺點:SSD 的寫入速度可能暴跌,有些 SSD 低于 100 MByte /秒。所以上班族可以通過購買QLC SSD來省錢;但是,如果對 SSD 施加更多壓力,則應該選擇更昂貴的 TLC SSD。
注:本文來源于聯樂實業官網http://www.a4102.cn/,轉載請標明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