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2日報道 美媒稱,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為醫療保健等行業提供智能服務和5G技術,從而創造的新收入來源,以抵消美國制裁對其智能手機業務造成的損失。
據美聯社近日報道,在中國南方城市廣州,華為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合作,為后者配備5G技術和1萬多臺能夠實時收集患者健康數據并傳輸給醫生和護士的智能設備,以改善醫療護理。
5G是一種超快無線技術,延時極低,可支持大量同時接入互聯網的智能設備。目前的主流技術是4G,但該技術傳輸數據的速度較慢,能夠支持的設備數量較少。
報道認為,盡管被美國和其他部分主要市場拒之門外,華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5G技術設備供應商。去年,該公司還曾短暫超過韓國三星,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。
報道還稱,為醫療保健、金融甚至教育行業提供5G技術與服務,是華為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。
華為智能醫院中國事業部總監郭子忠(音)說:“我們都知道,與前幾代通信技術相比,5G具有帶寬大、延遲低、海量連接3大特點。”
“事實上,說到上述特點的應用,醫療領域是各行各業中最能與之相匹配的。”
在擁有1500萬人口的廣州市,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使用各種智能技術(包括配備醫療設備和攝像頭的5G救護車)實時傳輸數據和視頻,使醫生能夠在患者到達醫院前就作出更好的診斷,以便患者一到醫院就能得到治療。以前只有移除心臟監測儀才能上傳患者數據,然后由醫生進行檢查。
該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何永聰(音)說:“有了實時(監測技術),我們就能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率狀況,并能立即對該做什么作出指示。”
該院護士陳曉芳(音)說:“5G網絡的應用,使我們現在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節省大量時間。”
專家指出,盡管5G技術可以用來搜集數據,使許多行業在技術上更智能,但這項技術的應用需要更具成本效益。
國際數據公司研究部高級經理崔凱表示,建設成本以及昂貴的設備和配件阻礙了該技術的廣泛應用。
崔凱說:“可能需要一些政策指導和支持來幫助5G迅速發展。從中期來看,我們認為5G的發展前景仍然取決于成本。”
崔凱還指出,要想讓5G技術流行,前者必須為不同行業提供一系列技術服務。“只有(到那時),我們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數字轉型。”(編譯/涂頎)
注:本文來源于聯樂實業官網http://www.a4102.cn/,轉載請標明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