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技術的升級,毫無疑問筆記本電腦正在愈發的小型化甚至是袖珍化,甚至很多高性能游戲本的厚度可以做到17mm,要知道當年英特爾提出的超極本的厚度也要21mm。
筆記本在性能必須要正向提升的條件下走向小型化,那顯然內部也要發生這個變化,其中比較重要的就包括存儲設備,比如mSATA。那什么是mSATA呢?mSATA就是一種迷你的SATA接口,同理mSATA固態硬盤是通過迷你SATA接口傳輸的存儲產品,這樣的設備在目前已經被普及到了主板、筆記本平臺和超級本上,它能夠更直接的和你的本地磁盤配合工作,同時擁有完美的標準固態硬盤性能。
不足2.5寸固態硬盤1/4的體積,mSATA產品從身材上贏得了更多平臺的認可,性能和提及的優勢結合,能夠實現和普通固態硬盤同樣的承載容量,在SSD還未普及到位時,MSATA的傳呼聲也已經響起。
mSATA接口其實我們并不陌生,之前很多移動硬盤和外置硬盤箱提供的都是此類接口的傳輸方式,但主板外置接口的最大傳輸速度只支持到1.5Gbps,但依然比USB2.0而言傳輸能力更強,曾經的應用并沒有過渡到真正的內置存儲設備上來,技術在等待發展。
當mSATA接口正式進入到主板功能以后,筆記本平臺的配置該接口才真正體現出了產品應用的優勢,相比2.5寸標準固態硬盤,mSATA產品提及更小,功耗更低,且完美支持和本地硬盤的同步工作,優勢明顯。
毫無疑問,mSATA產品是唯一能夠適應超便攜筆記本的存儲硬盤,容量大,體積小,性能強,從任何角度都將是超便攜筆記本的首選的介質。實際上,其實本身mSATA固態硬盤的出現也主要是針對筆記本平臺產品線的擴展應用,提供更高效能和符合經濟效益的儲存方案。
目前mSATA固態硬盤只支持1.5Gbps和3.0Gbps的傳輸速度,所以看看現在存儲市場已經在普及SATA3接口(6Gbps)時,mSATA本身在性能方面表現的并不理想。mSATA固態硬盤的性能并沒有受到閑置,反而從體積等優勢方面更加適合筆記本平臺的擴充提優。
mSATA固態硬盤最初只用在特殊工業裝置上,但隨著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做得越來越輕薄,并且越來越多的主板也增加了mSATA接口,未來mSATA固態硬盤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。那么如果隨機抽取一款mSATA固態硬盤是否真能達到你的要求呢?
我們選擇的Agrade mSATA固態硬盤主控采用的是主控芯片,采用40nm制程打造的雙核心主控制器,支持雙通道16CE NAND閃存,搭配TLC閃存芯片,mSATA接口是標準SATA的迷你版本,通過mini PCI-E界面傳輸信號,傳輸速度支持1.5Gbps、3Gbps、6Gps三種模式。
使用主板的SATA2接口后,產品的讀取速度受到了明顯的限制,但隨機讀取及寫入方面沒有任何的降低,因為本身寫入速度還未達到SATA2的最大數值,對于用戶的使用環境來講,SATA2接口已經可以為絕大多數用戶提供足夠的使用性能。
在主板插槽的環境下,產品讀取速度為487.6MB/s,寫入速度為426MB/s。
上面的拷貝測試與轉接卡的另外不同是,我們此次使用的是機械硬盤的對拷測試方式,能夠看到產品的傳輸速率有了明顯的下滑,大型文件有1/4的掉速,但對于筆記本用戶而言,這樣的傳輸效率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。
4K隨機讀取以及產品的寫入性能在接口方面沒有差異,這說明對于MSATA固態硬盤的應用而言,與標準固態硬盤相比,并沒有過大的拉開差距,結合其自身的其他優勢,MSATA產品當前的適應能力甚至要高于2.5寸固態硬盤。